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。曾用名陈敏。1917年11月11日生于江西省铅山县紫溪区沦头村。19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1931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1932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少共铅山县区委书记,上饶、铅山独立营政治教导员,闽北军分区政治部青年干事。参加过赣东北农民起义、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第三次至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斗争。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,留在闽北地区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。1935年1月任军分区红色教导大队1中队政治指导员,曾率队连续奋战8昼夜,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,掩护军分区机关撤退。后任独立师第3团1营和第2纵队1支队政治委员。1936年7月率支队参加了开辟资溪、光泽、贵溪游击区的斗争。

(成都军区某炮兵团在滇东高原展开实战化演练,对团队装备的各种新型弹药进行实战运用)
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2营营长。参加了繁昌、塘口坝战斗。在皖南事变中,率营奋勇抗敌,身负重伤。后任新四军第7师第57团营长、第57团和独立团副团长,第7师抗大十分校教育长。参加了多次反击日伪军“扫荡”和挫败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斗争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历任新四军第7师21旅参谋长,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副师长、16师师长,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24军70师师长。参加了宿北、莱芜、孟良崮、鲁西南、豫东、淮海、渡江等战役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任陆军第24军70师师长(任期内,1951年5月至7月在华东军区高干训练班学习)。1952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,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七十师师长。1953年6月至1955年、1955年至1956年4月相继任志愿军第24军副军长及陆军军副军长。率部参加了五圣山阵地守卫战、1953年夏季反击战和金城战役。1955年10月回国后,任副军长。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。后任副军长、军长、军政治委员、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。1982年至1985年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。是中共九大代表、中共覅十二届中央委员,在中共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。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1990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73岁。
评论